星期四, 四月 12, 2007

物理复习中的几点建议

物理复习中的几点建议
——2007年北京高考解读

2007年高考的考试说明中,各个学科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减和修改的内容,只有物理的考试内容基本保持与去年相同,没有发生变化。所以在复习中,从知识点的角度来说,没有太大的调整,基本上是针对往年的典型题目进行分析,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、基本技能的提高和分析实验的能力,但是教师在复习个过程中,要有所侧重。尤其是在复习策略的问题上应该有所把握。

随着高考的日益临近,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,为高考中得到高分做充分的准备,针对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,复习内容要有对应的调整,复习中所侧重的知识点有所不同,各知识点之间的先后顺序也应该更有针对性。一模考试是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心理素质的一次演练,应该抓住学生所反映出来的问题,针对每个学生做出切实可行的个性化的复习方案,做好最后的冲刺安排。

对此,北京市物理特级教师洪安生老师建议说:在《理综》试卷中,物理有8个选择题、1个实验题和3个论述计算题。选择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,涉及到的知识一般不多、推理过程不复杂、数学运算过程比较简单,较易得分。实验题主要考查实验能力,包括实验原理、实验仪器、实验方法、实验步骤及实验数据处理等方面,从题型上看,属于填空题或作图题。论述计算题主要考查推理能力、分析综合能力以及运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等,同时它还注意考查表述能力。
从考查的知识来讲,力学和电学中的主干知识所占比例最大,尤其力学部分最重要,因为很多电学题都与力学密切相关,因此在整个试卷中,力学部分可以占到总分的一半以上。对于非主干知识,包括热、光、原子,以及振动和波、交流电和电磁振荡电磁波等,一般是各考一个小题,它们大约只占总分的25%左右。
根据以上分析,对考生最后阶段的复习提出如下建议:
(1)清理知识死角:特别是那些属于A类要求的知识点,考查这类知识的题目大多属于低层次的题,只要复习到了并对其有一定的了解了,就能正确解答。
(2)重温薄弱环节:以前做过且做错了的题,往往就是自己的薄弱环节。在最后冲剌阶段,把以前做错的题目拿来重温一遍,可起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。
(3)动手复习实验:有关实验的试题一类是考查基本实验技能,另一类则是较灵活题。冲剌阶段,必须专门用一定时间复习实验,而且应自己动手重做一部分重要实验,至少要重做力学中使用打点计时器,电学中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实验等。

由于北京还没有全面实行新课程标准的改革,高考依然以现行的大纲版教材为准,但是从北京近两年的高考命题方向来看,高考试题的总体难度有所下降,着重考查学生的“双基”,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。为了更好的向新课标过度,在试题设计中注意发掘学生观察问题、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拿物理学科来讲,观察事物现象、提出问题、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,这对于考生来说都是很重要的。以2006年北京市高考理综卷17题为例,试题取材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,一只鸟站在树枝上使树枝振动的问题,只要学生能够观察发现振动次数和质量之间的关系,这样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。

总体来说,接下来的冲刺复习阶段,要以考试说明所提及的考点为准绳,搞清楚哪些知识是已经掌握的,那些是还模糊的,做到心里有数,高考就成功在望。


没有评论: